沈敏华:供应链金融的商业进化
- 2018-11-23 10:55:00
- 智远 Copied
- 1285
一、供应链金融面临最大的发展机遇
供应链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2012年再度大热,许多非银类商业体,大规模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推手,是政府的扶持和鼓励。
从最近这几年来,从政府、国家层面一直在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措施、政策、方法,在鼓励我们,特别是鼓励非银类主体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比如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家供应链战略”的拟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以及上个月公布了第一批286家创新应用试点的企业。上半年财政部牵头,成立了一个国家级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基金等等,都是比较明显的政策动作。甚至最近网上炒的火热的“125计划”,虽说不甚合理,但至少也说明了政府层面对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供应链金融的重视。也正因为这些因素,才吸引了众多非银类主体大规模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
因此,可以说,供应链金融正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
二、非银类供应链金融面临较大瓶颈
虽然说供应链金融正面临重大机遇,但是从供应链金融的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却面临极大的发展瓶颈。甚至可以说,整个供应链金融行业,正徘徊于瓶颈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几个现象:
第一,预设的业务场景难以落地:我看到很多案例,从早期的规划到组织体系、团队等等各个方面、产品设计、场景设计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最后发现预设的很多场景最后难以落地,或者落地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其中尤以围绕核心企业背书的“核心企业模式”为甚.
第二,发展价值难以呈现:目前来看,许多供应链金融项目,往往只能在利差收益层面体现价值,甚至一些推动主营业务、增加客户粘性的目标都难以达成。但是,仅仅只有利差收益,符合我们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初衷吗?符合我们的价值预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第三,风控理念和手段缺乏创新:许多供应链金融案例中发现,风控方式仍然沿袭了传统金融的风控理念和决策标准,片面强调强担保,缺乏一种创新性的风控理念。在技术手段层面“抄近路”,无法适应市场发展和产业实际。
第四,方向感比较模糊: 也有一些平台,运行了好几年,定位和方向仍然不清晰,“不知从哪里来,不知到哪里去”。对平台的发展方向缺乏明确的规划,人云亦云,忙于跟进各种热点概念。
上述四种现象,在目前的供应链金融行业,较为普遍。
三、非银类供应链金融发展瓶颈的原因
非银类商业体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为什么遇到这些问题?根本上来讲也是有四个方面:
第一,模式创新不足:许多非银主体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基本都是在参考模仿传统银行的“核心企业”模式。但是,作为传统银行的优势领地,“核心企业模式”不是谁都能够干的!我个人认为最适合做核心企业模式的商业体来讲,除了银行其实没有第二家!因为在核心企业这一领域,银行具有很多先天优势,非银行类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做这类同质化业务,必然会遇到很多瓶颈。
第二,因为过多的模仿核心企业的模式,造成了我们的业务大量的依附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环节,缺乏自生长能力,缺乏属于自己的“可控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不只是金融,严格来讲是供应链+金融,没有“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其实就是传统金融!在座的同行可以看一下,你的供应链在哪里?我们在核心企业供应链环节上投入金融产品不是供应链金融,因为这个供应链不是你的,这个供应链所带来的价值也不是你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能获得的只有一点点利差收益。没有自身的供应链,忽略了自身对供应链环境的构建,没有这个供应链环境,就不会有更多的价值体现出来。
第三,价值认识不足,我们会过多关注金融的属性,供应链金融所带来的衍生价值我们没有挖掘出来。
归纳来讲,可以有一个基本结论,一味模仿“核心企业模式”,是供应链金融行业形成瓶颈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说核心企业模式在非银类的商业主体会遇到很大的瓶颈?
第一,其实核心企业的模式在业务上来讲有很多先天局限的,核心企业模式的业务范围只是在核心企业和N1层之间所发生,业务触角到N1,我们前面几位技术平台的同行讲到了应收账款的拆分,这些手段非常好,但是拆分源头仍然是核心企业和N1层之间发生的,但是我们国内其实真正的符合核心企业标准的企业少之又少,可能1%都不到,和核心企业之间发生业务往来产生应收应付的企业加起来不到3%,也就是97%的企业是跟核心企业没有直接的往来,也就是97%的中小企业都不在供应链金融的范围内,我们想一想本身这个就是不合理的,就是有问题的,这个先天局限只及N1的业务模式,市场相对狭窄。
第二,这个业务本身是银行传统领地,银行在核心企业领域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关系优势,特别是资金价格优势,都是是非银类企业没有办法比拟的。
第三,核心企业和银行玩了一段时间以后,既要做风险背书,以承担风险为代价,但是收益拿不到什么,逐渐就会产生金融自营的趋势,现在金融自营趋势非常广泛,早期的海尔、联想,现在每一个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都在触及到供应链金融这个领域,如果说既不是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又不是银行,我们做这个核心企业的模式的时候前有银行、后有金融企业金融自营,你在这个领域还能有什么空间?。
第四,确权艰难:业务操作上来讲,在座的如果有保理公司都知道,如果说没有很强的人脉关系,我们要做一个业务确权是非常难,核心企业基本业务要求就是核心企业更确权,要么就是应收账款做确权、要么就是仓单质押做回扣承诺,但是我们觉得这个事儿太难了,像碧桂园、万科如果没有很强的业务关系,没有很强的人脉是做不出来的,但是如果一种需要人脉支撑的业务,不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业务模式,也不可能稳定持续的发展。
第五,这个市场狭窄,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供应链金融市场很大,有15万亿、20万亿等等。但是这15万亿、20万亿,讲的其实是国内商业流通领域应收账款的总额。先不说这个数据统计是否准确,这个总额,其实包括了核心企业到N1,也包括N1到N2,N2到N3等全部赊销类应收账款,但是符合核心企业模式的应收账款比例并不大。
第六,核心企业的这个模式从风控理念上来讲,我个人认为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或者是陈旧的模式,是20年前的业务模式,20年后再学这个模式从创新程度来讲是不够的。
四、非银类企业如何做好供应链金融
第一,重新认识和定位供应链金融。从认识上先重新看一下:
一是供应链金融不是一种单一的业务,而是一种强大的整合手段。供应链金融可以作为一种推动的手段、抓取的手段、整合的手段,帮助我们整合更多的产业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价值、通过价值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是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交易资源、整合产业数据、产业互联网。交易资源就是买卖、贸易、营收、结算支付,最后整合产业数据,进一步形成产业互联网。这个产业数据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上下游,不仅仅是贸易、交易、结算,还有产品库、SKU等等,这都是能够整合的产业要素。
三是供应链金融因其具备的整合能力,具有极大的价值倍增效应。这个供应链金融最后一定是必须要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价值倍增的,如果我们供应链金融最后做的结果中发现,如果在座的有企业主和老板,给大家一个建议,判断你的供应链金融是否有价值的模式,最终只要判断一点:你的供应链金融如果只产生利差收益,就不能说是有价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而是穿上供应链金融外衣的传统金融。
第二,模式突破、理念和手段创新: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去核心化、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业务模式,并且在没有核心企业背书、没有强担保条件,直接面对中小企业的同时,既能快速发展业务,也能有效控制风险,最终在商业上产生价值倍增,这才是供应链金融投资者、从业者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第三,如何进行价值倍增:投一个亿资金下去,一年下去说年化10%,收1000万利息,这个不是价值倍增,还需要有其他价值。
要实现价值倍增,供应链金融必须深入产业,因为产业中聚集了大量的价值要素比如:商流、金流、物流、商品、企业、数据等等。获取并整合这些要素,就能产生利差以外的价值,实现价值倍增。
在供应链金融项目辅导的实践中,我们尝试过建立一些聚焦传统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严格意义上说,是一个“供应链综合服务+金融服务+互联网服务”的大供应链平台,以“金融为推手,建立业务规则,以供应链服务为土壤,透明产业交易环境,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完成产业数据积累整合应用”,最终形成“覆盖产业交易到交付,深度切入贸易环节,掌握真实贸易过程”的产业互联网模式。
这一模式,在完成价值倍增的同时,也为重构风控理念,构建了坚实的环境土壤,使去核心化成为可能。
第四,重新构建风险理念:最后讲一下风控,所有的供应链金融最终要回到风控这一个点,现在我看到很多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手段还是比较传统的,一方面就是基于资产,强担保条件下,有什么可抵押的不动产,或者你有什么可质押、可转让的流动性资产、应收账款等等,还有就是所谓的基于交易结构,但是这个前三中在真正落地的时候都会把你限制在一个非常小的业务范围内,前面要么就是拿抵押,如果房产要抵押肯定是抵给银行,所以在风控上前面的业务模式最终落到风控上,我们在风控理念上还有变化,要学会做一种基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的风控模型,信用评价的基础是基于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传统金融做不到,银行业会看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尽管这个中小企业经营很不错,最终放款还是看抵押品。我们以前在实践中95%都是中小企业,超过90%的业务都是弱担保条件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把风险控制在很好的范围内,需要我们有不同的手段,包括理念、专业体系、扎实的风险控制的手段。
其实,中小企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方法!方法得当,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就是蓝海,方法确实,就是陷阱!
最后用几句话做个小结:
供应链金融面临机遇,目前仍是一个没有领先者的市场;
由于模式创新不足,行业面临发展瓶颈,需要不断的商业进化;
进化的路径只有一个:“产业供应链服务+金融服务+互联网”!
(来源:中国供应链金融服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