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金融CEO张鹏:以产业投行思维赋能企业金融

2019-01-22 15:11:00    都灵彩虹    1656    Copied

1月11日下午,中子星金融四周年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知名专家学者、一线投资人,以及300余位企业CEO齐聚一堂,共话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之路。

中子星金融创始人& CEO张鹏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新经济形势下的金融服务,一定要能够为实体经济赋能并创造价值。

中子星金融将金融服务深度切入到全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以产业投行模式打造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容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浪潮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因为在这样一个经济的寒冬还有创业环境的寒冬里,有这么多合作伙伴还有我们的客户和嘉宾到来,让我们感到今天的阳光也温暖了很多,也特别感谢刚才徐林董事长精彩的分享,他对我们目前的经济环境做了入木三分的透彻分析。

中子星金融过去一年的发展,本身也经历了宏观环境的变化,也通过我们很多客户,他们作为每一个微观主体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他们的困惑、挣扎或者努力,我们也做了很多见证。

我今天的分享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务虚一些,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做一些思辨。第二部分是比较务实的,我们希望真正能够用金融去为实体企业更好的服务。

宏观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见证了很多变化,比如社会融资规模下降、货币政策从偏紧到偏松、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人口老龄化趋势。从管理学理论来看,商业模式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人口特征和结构性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企业不断地去适应。

我们面临的是从高速增长进入到高质量增长的阶段。大家逐渐进入到理性消费,不但希望商品便宜,还希望它的质量更好,而且更能符合个性化要求,这是我们社会进入成熟阶段的要求。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繁荣,通过技术革命和创新获得很大财富,大家都很兴奋,觉得这个繁荣会永远持久下去,所以都去放纵的消费,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经济危机还是会到来,一下又变得过度理性和谨慎。目前看周期不可避免,在周期低谷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进入一个更加理性的消费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范式转换

范式转换是一种理论或者说思维方式的改变。在经济领域我们见证的是互联网再到物联网的范式转换。在流量时代,所有门户网站、BAT企业都在抓流量,当流量变得越来越贵的时候,大家提出要做物联网。

物联网在开始阶段经历了很多比较初级的尝试,比如O2O这种线下加上传感器的方式。现在发现,物联网是每个人的信息数据可以得到有效收集,并通过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互动,真正变成可以共赢的平台。过去的电商平台不是真正的物联网,因为我们只是在上面消费,现在很多新的平台,每个参与者都能够得到便利或者是收益,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最近苹果市值爆跌,评论说是因为苹果没有进行颠覆式的创新,导致逐渐失去市场。从长远来看,苹果的确没有抓住第二波的颠覆创新。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苹果通过延续性创新,积累了非常多的现金与利润,又为下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奠定了基础。试问有多少企业能够在一个周期里面不断获取非常好的现金流,通过延展性的创新不断积累大量现金?

我们需要辩证性思维,延展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哪个好,企业要根据不同需求不同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模式。在前两年互联网金融特别火的时候,说要用互联网思维颠覆金融行业,后来发现没有人真正实现颠覆,反而是颠覆者自己死掉了。颠覆者是踩着成千上万失败者的经验走出来的,成功很难复制。在周期低谷的时候,能不能从小的创新点着手进行延续性的创新?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从组织结构的变化来看,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区分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是否能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从官僚化的组织变成扁平化的组织,打破组织间的边界,发挥每个人的价值。我们客户里面有一些传统企业,会下达单独的考核指标来激励财务人员,因此他们的财务部就会非常积极地跟我们寻求一些资金管理解决方案。

自适应进化,创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新旧的范式之间会存在很多挑战,这里有一个进化的概念,资本寒冬也好,经济增速下滑也好,现在很多人喜欢用进化论来模拟经济环境,其实我想应该这样理解,实际上它是一个边界条件的改变。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如何去进化的问题,这期间有人会成功更有人会失败。

这是简单的示意图,从一个奇点到商业模式大爆炸,爆炸之后就成功了。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后面两个阶段,现在很多的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就是在经历后两个阶段,爆炸完之后进入到大挤压和熵的阶段,大挤压就是产品停掉,组织崩溃,熵就是停滞或者死去。很多是靠钱烧出来的爆炸并不是真的爆炸,有很多失败的教训。

那么怎样去适应这种变化呢?我们自己在思考,也见了很多客户企业,变化其实需要一种自适应的进化,就是要自我去适应或者说自我革新,去适应这种不利于你的环境变化,让你自己能够有第二次的成长机会。美国管理学家加里·哈默说要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解决问题。我们很多所谓的成功企业都是老板一言堂,这种模式在一定阶段会出现非常大的弊端。

有本书叫《精益创业》,里面讲“创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关键点就是“可持续”。联系刚才所说的大爆炸,很多东西如果不可持续,爆炸起来是没有用的。我们有一些客户是江浙一带的中小上市公司,他们的经历完美践行了从0到1的阶段:找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把一个很小的产品做好,通过这个产品产生利润,有了利润以后再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和专家,这样就不断地成长起来,在细分领域成为龙头,直到走向上市。如果企业的现金流能够持续,不断地有业务订单,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所以,自我革新是最重要的,这个革新就是让公司避免陷入熵的状态。现在很多人都在讲热力学定律中的熵,说搞不好的话就变成了熵,最后变成死机状态。其实对每个个体或者公司而言,不存在这样的状态,因为我们只是宏观环境里面的一个小的主体,如果我们不断地跟外部交换能力,从外部获取知识、订单,获取效率,提高自己内部的灵活度,那么就不应该陷入熵的状态,因为你只要是一个可以和外部进行交换的主体,永远不可能进入死寂的状态。

用产业投行思维 服务企业金融领域

结合我们自己的业务来说,自适应化的落地关键,还是要回到现金流的概念上。过去我在国外是做二级市场的,如果站在华尔街的角度,或者在国内A股市场也是一样,普通投资者看公司跟我们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普通投资者最终关注的是公司能不能支撑它的价值,我们看公司有两点:价值和成长。

所谓价值,就是要看盈利看倍数。如果是传统行业,股值可能是10倍,如果每年为此有2%-3%的增长,市值是可以支撑的;如果不能盈利或者盈利不多,那就是成长性的公司,科技公司有创新,每年可能有30%左右的增长,大家是不是可以买你的估值。最近一年的资本市场显示:未能产生健康现金流的互联网公司被大量证伪,股权融资现金无法规避市场和周期的检验。很多互联网公司靠股权融资支撑发展,但是没能产生真正的现金流,一旦上了资本市场马上被大家摒弃。去年港股最后破发的比率占7-9成,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产业赋能的核心关注点:运营现金流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在运营效率方面需要做很多提升,增强自由现金流。我们看到很多大品牌,真正的盈利点并不在于毛利率多少,而在于对资金的有效利用,沉淀资金可以产生多少效益,这是增加现金流的一个策略。回到企业经营上,真正优质的企业,首先要看能不能创造现金,上个世纪在日本企业中十分普遍的“黑字破产”现象,就是企业有利润,但没有现金流,因而不得不宣布破产。

所谓的产业投行赋能企业,核心关注点是运营现金流,帮助企业提升现金流的规模或者使用效率,这是产业投行思维的关键点。再一个就是持续关心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金融问题,根据组织结构特征及场景,定制解决方案。

为什么叫产业投行呢?其实传统投行所做的事情,就是在企业要成功的最后一步帮你一把,比如上市、定增。但是在企业之前的生命周期里面,当需要去融资的时候、需要进行现金管理的时候,这是我们产业投行能做的事,这也是我们赋能企业金融的定义。

产品及服务闭环:管钱—省钱—找钱

这个企业金融服务生态闭环我们两年前就提出过,干的事就是三件事。第一是管钱,帮企业把多余的现金打理好,获得比较安全的投资回报;第二是省钱,我们和国际四大的会计师进行合作,为企业做财税咨询,合理节约成本;第三个事其实是我们在去年感觉做起来之后非常有信心的一个事,就是供应链金融,结合刚才我说到的,企业能不能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我们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帮助企业进行大数据的挖掘,把供货商和经销商连接起来,再跟银行做对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企业提高运营现金流的量和周转周期。这其实是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痛点。

为什么我们能干这事呢?非常简单。第一,我们想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创业的理念,就是能不能让我们的客户成功,因为只有他们做得更大,我们的业务量才会更大。再一个关键点就是专业。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的一些逻辑是不对的,比如P2P其实是在用高成本的资金寻找不确定的收益资产,一旦不能匹配就一定会出现风险。我们在做企业端金融的时候,更注重专业,所以不管是团队还是产品,首先是从专业合规的角度考虑,首先想能为企业客户创造什么价值,然后我们从这个价值的超额收益中来获取分享,这样就达到一个共赢的状态。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

我们为很多企业创造了价值,不光是创造收益,还通过供应链金融帮助企业的现金流流通得更加畅快,这是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因为在这样一个寒冬里面很多企业活不下去,就是因为突然的资金断链,这是非常可怕的。很多企业资质非常健康,就是因为没有管理好投资的时点,一旦找不到短期的资金来源就会非常被动,这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不断通过专业和创新的价值观去给大家解决的问题。

这是我们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端融资问题的一个案例,我们跟物流平台合作,真正做到线上和线下风控的结合。我们在线上收集到融资方、经销商包括供货商的所有交易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判断出业务模式的规律,或者说正常周期的运转情况。线下的就是刚刚说到的物联网的部分,通过对仓储进行实时监控有效控制货流。在对资金流、信息流、货流都有了有效监控以后,很容易做好供应链金融。通过这一模式,我们做了银行不愿意干的繁琐工作,之后银行也非常愿意介入这样的模式。

最近总理去几大行参观说一定要做普惠金融,我觉得普惠并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而要脚踏实地地把很多坑解决掉,因为不解决掉坑的话,银行也不愿意做这些事。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帮助一些实体企业把坑都填好铺平,把素材准备好,菜由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来炒,我们作为金融机构服务方,其实是完成了这样一个闭环的打造。

另外一个案例,大家如果在类似的行业可以跟我们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大型超市,有很多供货商,过去银行的信贷经理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做实际调研,去自己获客,效率非常低,但是我们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把所有供货商串在一起,每一笔货什么时候进库,什么时候卖出,货值多少,都有清楚的记录和总结,为银行解决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大提高效率,供货商来可以跟银行直接沟通,而且通过这个系统他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货是怎样流转的,我们的系统帮助企业提高周转周期,提高运营现金流的效率,所以这个平台上的各方都获得了好处,这就是我们在做的金融科技供应链的一个比较标准的形式。

经过四年的发展,我们的客户现在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企业矩阵,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到风投、互联网创业公司,再到传统企业,都在这个矩阵里面。我想未来它们之间也会产生很多的化学反应,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我们的老客户和新客户,他们之间现在也有人在不断地进行合作,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大家的一个信任中介,大家一说你是中子星的客户?行,那我们合作吧,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开心点。

最后,说一下中子星的理念和初心,我们一直觉得能为实体经济赋能的才是好的金融,虽然这几年经过不断的市场变化和各种监管政策的变化,还是有很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专业,不断为大家创造价值,就一定会得到业界的认可。

我们的初心一直没有变,宁静致远,创造价值,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员工成为金融行业的精英人士,对外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客户的价值成长,希望他们成为每一个行业的领头羊,等他们成功的时候,中子星金融也会跟随着一起成功。谢谢大家!

来源: 中子星金融


鲁ICP备18009579号-2
ZSite7.3